一次認識乾眼症

當外在環境濕度低,風大,會使淚水更容易蒸發,加重眼睛乾燥症狀,所以一年不分四季,都是乾眼症好發期。過去乾眼症常發生在中老年人、大量使用手機與電腦的上班族、隱形眼鏡族;而今,因3C產品盛行,甚至連兒童和青少年罹患乾眼症 的人數,也越來越多!

原來乾眼症(Dry eye syndrome,DES)不只會造成眼睛乾澀!?

很多人會被乾眼症這個名詞誤導,以為眼睛乾澀才叫做乾眼症。其實乾眼症的症狀遠不止乾眼,許多人會出現眼睛異物感、怕光、視力一下模糊一下清楚、眼睛紅腫癢、刺痛感、眼球佈滿血絲、眼窩緊繃痠脹、分泌物多…等等症狀。

有乾眼症狀怎麼辦?

許多人眼睛乾澀時,會自行購買市售人工淚液使用,但往往點完還是會有異物感。或是才剛點完藥水沒多久,眼睛又開始乾澀了。這是因為乾眼症的原因有很多,如果沒有解決問題,只是點藥水,那就像發燒吃退燒藥,卻沒有解決根本問題,會一再發作。
因此,有多種乾眼症檢查方式,可以釐清乾眼症的原因:
-乾眼症指數量表(Ocular Surface Disease Index,OSDI):是患者根據自己症狀來填寫的問卷,將患者症狀嚴重程度,轉變成可以測量的分數
-眼表淚膜分析儀(Ocular Surface Analyser):透過光學影像分析淚水成分、淚液厚度、淚液持續時間、皮脂腺是否阻塞、是否會有眼瞼無法完全閉合…等等,可-迅速判斷乾眼症來源及類型,是目前最先進且全面的乾眼檢查儀器
-淚液分泌試紙(Schirmer test):檢查淚水分泌量
-淚膜破裂時間(Tear film break-up time,TFBUT):檢查淚液過了多久才蒸發掉
-淚液滲透壓成分分析儀:分析淚水電解質含量,為較常用於臨床研究用的儀器

乾眼症類型和原因

淚液分成三層,由外而內分別是: 油脂層、淚水層、黏液層。這三層缺一不可,其中一者缺乏,就會讓淚液容易瓦解消失:
-缺油型乾眼症:眼瞼堆積油垢或是化妝品,長期清潔不徹底,導致眼瞼皮脂腺組塞;這常是乾眼症反覆發作的原因,許多人只點人工淚液,卻忽略了眼瞼清潔、導致點眼藥水也無法改善乾眼症的矛盾
-缺水型乾眼症: 飲食常辛辣重鹹、常喝飲料少喝水、免疫疾病或糖尿病引起淚腺受損、長時間在冷氣房或是季節因素導致蒸發
-缺黏液型乾眼症:黏液來自眼球表面的特殊細胞,可能因為長期使用隱形眼鏡受損、眼球曾受到外傷、全身性疾病(糖尿病、免疫疾病),或眼科手術後暫時性的影響

乾眼症的治療方式

現代的乾眼症治療,不再只用人工淚液 而已。要根據檢查結果,針對病因處置,同步使用多種治療方式搭配來改善:
-人工淚液 (分成人工淚液藥水、凝膠、藥膏三種型態):視患者症狀選用,也可以混合搭配使用
-消炎藥物:抗組織胺、皮質類固醇、四環黴素
-深海魚油、亞麻仁油:富含Omega-3、Omega-6脂肪酸,可以有效減少眼部發炎、增加淚水油脂層含量
乾眼脈衝光雷射(Intense pulsed light):用特定波長的雷射光照射眼瞼皮脂腺,可達到深層熱敷、緩解發炎、軟化皮脂腺內部油垢,搭配眼瞼熱脈動治療或眼周清潔護理,可以恢復皮脂腺健康,改善乾眼症
眼瞼熱脈動治療(LipiFlow):透過儀器同時熱敷+輕柔擠壓眼瞼皮脂腺,類似熱敷後清除粉刺的原理,將皮脂腺裡面堆積已久的油垢和髒污排出,讓油脂層分泌恢復正常
-改變飲食習慣、少油少鹽、多喝水;減少熬夜,避免螢幕過度使用等等

面對乾眼症5個重點要牢記

1.良好用眼習慣:避免連續過度使用螢幕或手機,如工作需求,建議每30分鐘休息1~2分鐘,搭配熱敷眼周,放鬆眼周肌肉、能有效減緩緊繃疲勞感,並使淚液分泌增加
2.調整飲食內容:充足飲水,避免長期過度食用油炸物和辛辣食品,才不會讓淚液缺乏水層,導致淚水分泌量不足
3.眼瞼清潔:非常重要且容易被忽略,最新的研究發現,眼瞼清潔不徹底,和長期配戴隱形眼鏡,更是年輕族群產生乾眼症的主因之一
4.眼周熱敷: 能促進血液循環、放鬆眼周肌肉、能有效減緩緊繃疲勞感,並使淚液分泌,從而緩解眼睛乾澀、眼疲勞的不適
5.積極治療: 及早檢查,找出病因,並採取正確的治療方法,是能夠大幅改善乾眼症的

乾眼症雖然不是重大疾病,但經常發作、惱人症狀的特性,會大大降低生活品質。而頑固難纏的乾眼症,一定要到眼科做詳細檢查,除了尋找乾眼原因,更有可能是全身性疾病導致的,如糖尿病或免疫疾病導致,因此更需積極治療,按症狀與病因,作綜合性評估來治療,才能真正減輕乾眼症症狀、保持清晰視力、改善生活品質。